中庸

《中庸》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,被朱熹列为“四书”之一,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,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,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。
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曰:修身也,尊贤也,亲亲也,敬大臣也,体群臣也,子庶民也,来百工也,柔远人也,怀诸侯也。 修身则道立,尊贤则不惑,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,敬大臣则不眩,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,子庶民则百姓劝,来百工则财用足,柔远人则四方归之,怀诸侯则天下畏之。
【原文】
 
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[1],曰:修身也;尊贤也;亲亲也;敬大臣也;体群臣也;子庶民也[2];来百工也[3];柔远人也[4];怀诸侯也[5]。
 
修身,则道立;尊贤,则不惑;亲亲,则诸父昆弟不怨;敬大臣,则不眩[6];体群臣,则士之报礼重[7];子庶民,则百姓劝;来百工,则财用足;柔远人,则四方归之;怀诸侯,则天下畏之。

【注释】

[1]经:常规。
[2]子:动词,即爱……如子。庶民:众民,指一般的人民。
[3]来:招来,招集。百工:西周时对工奴的总称,春秋时沿用此称,并作为各种手工业工匠的总称。
[4]柔:安抚,怀柔,引申为优待。远人:这里指远方的来客,即外族人。
[5]怀:安抚。
[6]眩:眼花,引申为迷惑。
[7]报:报答。礼:这里是敬意。重:深厚。
 
【翻译】
 
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常规,那就是: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,尊重贤人,爱护自己的亲人,敬重大臣,体恤众臣,像爱自己的儿子那样去爱人民,招集各种工匠以资国用,优待远方的来客,安抚四方的诸侯。
 
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,就能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典范;能够尊重贤人,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;能够爱自己的亲人,就不会使叔伯、兄弟产生怨恨;能够尊敬大臣,在处理事情时就不会感到迷惑不定;能够体恤众臣,那些为士的人就会重重报答恩德;能够做到爱民如子,百姓们就会更加勤奋努力;能够招集各种工匠,就可以使国家财务充足;能够优待远方的来客,四方的人都会归顺;能够安抚各国诸侯,全天下的人都会自然敬畏。
 
【思想】
 
治国有九条法宝,第一条是修养自身。

【解读】
 
君子不可以不修身
 
孔子说:“君子不可以不修身。”这是孔子对君子的最重要要求,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提示与劝勉。修身,其内涵就是通过陶冶身心、涵养德性以提高素质、完善自我、实现理想人格,进而影响他人,奉献社会。
 
诚然,知识很重要,但学会如何做人,却比单纯地获取知识更重要。学做一个什么样的人,历来就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但有一点却是大家都认同的,那就是具有一定的人格修养,一颗对他人对世界的爱心。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,也是走向社会的关键品质,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资本。
 
一个有修养的人,是指一个人的品质、道德、气质都给人一种亲和感、尊严感的人,一个对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有着比较透彻的领悟的人。一个有修养的人,不以地位、金钱、容貌来衡量,而仅仅只是一个真我的人、一个自律的人、一个守静的人、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,同时,他也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,是一个具有高远气度、严谨节操、淡泊情趣、高雅气质的人。
 
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,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里,只有那些懂得如何修身自省的人才能够安顿好自己的心灵,时刻保持着智慧与冷静。人生虽有限,修养却无限,一个人修养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生不断自我完善、自我超越的过程。因此,我们要想提高自己,就应该学会修身养性,做一个有修养、有品性的人。
 
修身最重要的功用是能抑制人性中的恶,光大人性中的善。虽然古人对人性的认识说法不一,比如孔子认为“性相近”,而孟子则提出“性善论”,荀子又主张“性恶论”。然而,无论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对人性的认识有着怎样的差异,都无一例外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,认为唯有修身才能抑恶扬善,成为世间最高贵的人。
 
孔子曰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君子之所以心地平坦宽广,行事光明磊落,就是由于他注重平时的个人修为,而小人却不同,由于没有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,故而行事不正,常生烦恼。
 
《周易》上说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即是说,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生不息,君子应如自然一样,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;大地,胸怀阔大,兼容万物,君子应如大地般心胸宽广,增厚美德。
 
修身对内要达到的效果是“慎其独”。《中庸》里面说:“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正因为君子重修身,注意培养理想的精神境界,因此便拥有了高贵的品格,让人尊重和敬服。就像荀子所说的,“君子贫穷而志广,富贵而体恭,安燕而血气不惰,劳倦而容貌不枯”。
 
修身需要自我努力,不断超越,要脚踏实地地从小处做起。荀子说: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”对于我们个人而言,修身要持之以恒,永不放弃。就如《诗经》中所说,要有一种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精神,否则是不能够成器的。要成为一名君子,也需要进行一番艰苦修炼的过程。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陶冶修炼,人人皆可成为道德高尚之人,成为知耻向荣之人。
 
人无自修,行之不远。一个人一旦不能自修自省,心灵的沃土就会被岁月风干,就难以发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。谦谦者总是反省自己,勇于自我发掘,自我修正,寻找不足,使自己进步;无道德之人却以伤害别人而沾沾自喜,不思进取。
 
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人的修养,其要求就是要修身为博爱之人,养性为博爱之心。忧人之所忧,急人之所急,以自己内心的体验去试想别人的感受,这是一种大度,也是一种道德修养“浩然之气”的追求。修养高者不会让行事以感情的萦绕而旋转,而是用清醒与理智去驾驭万事万物。“诚者,天之道也!”只有漫漫人生路上闪耀着道德的光环时,我们才能够走得更好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晓风 评论 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:解读,写的真好,感谢5000言网站的所有工作者,辛苦啦! ~蜂飞天涯~ 评论 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:为人处世,先向内求。所谓,物以类聚人以群分。欲私者,亲小人,远贤臣。为公着,亲贤臣,远小人。事有先后,物有始终。修身乃是为人处世之本。源清则水润万物,源浊则万物恶之矣。 ALLEN 评论 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:现代人的最大问题就是,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,在工业化、商业化、金融化时代背景之下,已经搞不清楚此生为什么而活了?古人知道修身、亲亲、尊贤、尽忠、知耻、改过、养德,而今人在孩童时代,就是不断的灌输知识,分数至上,学习技能,多才多艺,长大以后就更是以升官发财、豪车美女为人生追求,完全忘却了对人的主体性完善,不懂修身养德,志存高远,胸怀天下。夫子讲:修身,则道立;尊贤,则不惑。而我们不修已身,不尊圣贤,甚至看都不看,学都不学,听也不听,就去抨击孔孟之道、老庄之学,批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真是时代的悲剧! Hao 评论 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:感谢,大受裨益 阿迦啰 评论 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:“来百工也”扩展指治理企业,由于修正自己和公司的德行而感召来的各种人才。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