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

《中庸》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,被朱熹列为“四书”之一,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,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,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。
“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 诚者,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”
【原文】
 
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诚者,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[1]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[2]。

【注释】

[1]从容:举止行动。
[3]固执:坚守不渝。执,握住。
 
【翻译】
 
诚,是上天赋予人们的道理;实行这个诚,那是人为的道理。天生诚实的人,不必勉强,他为人处世自然合理,不必苦苦思索,他言语行动就能得当,他的举止,不偏不倚,符合中庸之道。这种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,要实行这个诚,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,并且坚守不渝才行。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